收款寶pos機是否跳碼

 新聞資訊3  |   2023-09-11 10:02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收款寶pos機是否跳碼,央行回應收款條碼管理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收款寶pos機是否跳碼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shbwcl.net)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收款寶pos機是否跳碼

收款寶pos機是否跳碼

近日有消息稱,“微信、支付寶收款碼不能用于經營收款”。收款二維碼到底還能不能用了?新華社記者27日獨家從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獲悉,該說法系誤讀。使用“碼牌”或者打印封裝的二維碼的商戶,需要向收款服務機構(如微信、支付寶等)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但消費者日常支付體驗和感受不會受到影響。

人民銀行有關人士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如果消費者在早點攤購買煎餅果子習慣用手機支付,仍然可以用掃碼等方式付款,沒有任何變化。如果賣菜的商販此前就已經使用經營收款碼收款,也不受任何影響。

10月,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對收款條碼支付提出一系列管理要求,一些人卻對部分內容產生了誤讀。

記者從人民銀行有關部門了解到,此前一些商戶收款使用“碼牌”或者打印封裝的二維碼,此類“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收款安全性較低,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需要向收款服務機構(如微信、支付寶等)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另外,按照相關要求,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至于哪些用戶屬于“具有明顯經營特征”,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標準。

通知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人民銀行有關人士表示,在相關要求實施之前,支付服務機構必須要全面、充分評估客戶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務解決方案,確保服務成本不升、服務質量不降。收款服務機構有義務免費為商戶提供商用收款碼,商戶只需要提供必要的身份核實信息。

人民銀行表示,人民至上、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一直是監管部門制定政策的出發點。近年來,公眾對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深惡痛絕。在公安機關會同金融管理部門開展的相關案件調查中發現,使用出租出售的個人收款碼、改造支付受理終端、申請虛假商戶等是犯罪分子常用手段,給許多個體商戶帶來資金損失。央行此次出臺相關要求,正是為了加強行業管理,堵住漏洞,斬斷非法鏈條,更好地保障個體商戶資金安全,守住老百姓“錢袋子”。(記者吳雨)

此前報道:微信支付寶收款碼不能用于經營收款?專家:對個人經營者影響不大

南方都市報消息,今日,話題“微信、支付寶個人收款碼將不能用于經營收款”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一,此消息在網絡上刷屏。南都記者查閱發現,這一消息源自央行10月13日發布的條碼支付監管新通知。

2021年10月13日,央行官網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為其提供特約商戶收款條碼,并參照執行特約商戶有關管理規定,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并將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個人收款碼存違法隱患新規定旨在加強條碼支付監管

近年來,個人收款條碼得到廣泛運用,有效滿足了社會公眾的個性化、多樣化支付需求,提高了小微經濟、地攤經濟的資金收付效率。但與此同時,個人收款條碼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具體解釋稱,部分機構使用個人收款條碼轉賬業務辦理大量生產經營、生活消費交易,既混淆了交易性質,導致交易信息失真,影響風險監測效果,也不利于借助支付服務為經營活動賦能增值。此外,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分平臺”,以高額收益為餌吸引大量人員使用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與賭客“點對點”線上遠程轉移賭資,將賭資分拆隱藏于眾多正常交易場景,擾亂了條碼支付業務正常秩序,影響了涉賭“資金鏈”追溯機制的實效。

對此,為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更好發揮收款條碼的普惠性、便利性,《通知》提出一些針對性要求。其中,《通知》對收款條碼管理進行了說明,對于個人或特約商戶等收款人生成的,用于付款人識讀并發起支付指令的收款條碼,應有效區分個人和特約商戶使用收款條碼的場景和用途,防范收款條碼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違法違規活動。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

此外,《通知》還對遠程非面對面收款進行了說明。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被用于遠程非面對面收款。對于通過截屏、下載等方式保存的個人動態收款條碼,應當參照執行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有關規定。

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收款碼 將按特約商戶管理

那么,《通知》將會對消費者和小微商戶有哪些影響?《通知》要求,“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收款碼用戶,收單機構要參照特約商戶管理。個人經營者和小微商戶配合收單機構完成商戶入網程序之后,收單機構應當按照商戶服務標準提供支付服務,按規定建立商戶與收單結算賬戶等要素信息關聯對應關系。”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有助于從源頭防范外包機構挪用資金、大商戶“二清”等風險,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個人經營者和小微商戶的資金安全和服務體驗。

《通知》總體上有助于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利于防范不法分子通過改造支付受理終端、申請虛假商戶等手段盜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甚至盜用賬戶資金,有利于提升銀行、支付機構的對賬單、交易信息查詢等服務質量,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減少相關糾紛和投訴;長遠來看,《通知》關于規范個人收款碼的相關要求將進一步提升對個人經營者和小微商戶的收單服務質量。

對此,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南都記者表示,受理終端實際上是鏈接商戶和用戶落地的基礎工具,重要性可想而知。由于支付受理終端的帶來的行業問題由來已久,比如套現,跳碼等等,過擅自更改終端交易路由、商戶編碼、交易地址等方式還容易淪為洗錢的通道。央行進一步的出臺相關規定,規范受理終端就等于掐斷了線下支付通道進一步被利用的根源。

“更值得關注的是,通知將條碼支付也納入管理并且做了明確的分類,彌補了之前可能被洗錢利用的比較多的條碼支付通道的漏洞。”王蓬博指出,“特別是對個人收款碼的管理,要求具有明顯經營特征的個人收款條碼用戶參照特約商戶管理,并為此類個人用戶提供商戶收款條碼,要求個人靜態收款條碼原則上禁止用于遠程非面對面收款,都會有效的避免個人收款碼通道被交易平臺利用。”

他認為,此舉對中小商戶來講,實際上彌補了之前一直存在的挪用資金和二清以及跳碼等方向的漏洞,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個人經營者和小微商戶的資金安全。另外一方面,減費一直在落實,線下商戶的經營成本一直在降低,實際對于個人經營者來講影響不大。收單機構的合規性任務肯定是有所增加,但將個人經營者納入商戶管理實際上增加了商戶數量,從長遠看,商戶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將有利于整體行業的發展,特別是習慣了免費的商戶。

此前報道:明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寶個人收款碼不能用于經營收款

“2022年3月1日起個人收款碼禁用于經營性服務”及“禁止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被用于遠程非面對面收款”的消息近日刷屏網絡。記者獲悉,這一消息源自央行近期發布的條碼支付監管新通知。

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掃碼支付等支付方式已不鮮見,這樣的行為將被納入監管。2021年10月13日,央行官網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從支付受理終端業務管理、特約商戶管理、收單業務監測三個方面入手,對收單機構和清算結構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要求。與此同時,條碼支付也被納入監管,對個人收款條碼的使用規范做出具體規定,并將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具體解釋稱,近年來,個人收款條碼得到廣泛運用,提高了資金收付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分平臺”,以高額收益吸引大量人員使用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與賭客“點對點”線上遠程轉移賭資,將賭資分拆隱藏于眾多正常交易場景。為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更好發揮收款條碼的普惠性、便利性,《通知》提出一些針對性要求。

其中,《通知》對收款條碼管理進行了說明,對于個人或特約商戶等收款人生成的,用于付款人識讀并發起支付指令的收款條碼,應有效區分個人和特約商戶使用收款條碼的場景和用途,防范收款條碼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違法違規活動。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

《通知》還對遠程非面對面收款進行了說明。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被用于遠程非面對面收款。對于通過截屏、下載等方式保存的個人動態收款條碼,應當參照執行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有關規定。“將條碼支付納入監管,彌補了之前可能被洗錢利用比較多的條碼支付通道漏洞。”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分析稱,特別是對個人收款碼的管理,《通知》的要求會有效避免個人收款碼通道被交易平臺利用。

《通知》對消費者和小微商戶有哪些影響?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通知》總體上有助于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利于防范不法分子通過改造支付受理終端、申請虛假商戶等手段盜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甚至盜用賬戶資金,有利于提升銀行、支付機構的對賬單、交易信息查詢等服務質量,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減少相關糾紛和投訴;長遠來看,《通知》關于規范個人收款碼的相關要求將進一步提升對個人經營者和小微商戶的收單服務質量。

(原標題:央行回應收款條碼管理)

來源:新華社

流程編輯 :tf020

以上就是關于收款寶pos機是否跳碼,央行回應收款條碼管理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收款寶pos機是否跳碼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shbwcl.net/newstwo/111200.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