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pos機代理,揚州人口袋里的

 新聞資訊2  |   2023-05-31 10:31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揚州pos機代理,揚州人口袋里的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揚州pos機代理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shbwcl.net)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揚州pos機代理

揚州pos機代理

放在歷史長河里,70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對于新中國,70年的變化卻是天翻地覆,70年里,從百廢待興到舉世矚目,新中國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70年里,作為經濟流通的重要環節,支付方式見證著中國經濟發展走過的每一步,揚州,亦是如此。

1

2019年,揚州市中心,在游人如織、名聲在外的東關街旁,有一條不那么出名的小巷,相比于隔壁的熱鬧,它顯得有些寂寥。如果經常從那邊走,你很有可能會碰到老趙,一位賣“嗒嗒糍”的老人。

如果你忍不住買兩份解饞,他會一努嘴,指向攤子旁貼的兩張紙,那是支付寶和微信收款的二維碼。炭火爐上架著鐵板制成的模具,木制的小攤一根扁擔就能挑走,在眼前這個老人身上,你看不出一點沾染過現代科技的痕跡,當他看出你的驚訝,也會回嘴,“現在擺攤哪個沒二維碼,有什么奇怪的”。

老趙是完整經歷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支付方式變遷的人,他的處變不驚來自于對新中國高速發展的“見怪不怪”。

2

愛好收藏的揚州人宗玉祥出生于1947年,從他記事開始,一直到80年代末,購買東西都是要憑票憑證的。

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商品供應極為匱乏,為了保證群眾基本生活的需要,國家實行統購統銷政策,對城鄉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實行計劃供應,按人口定量發行了糧票、油票、布票、肉票等專用購買憑證。

提起那段時光,宗玉祥感慨萬千,當年人們吃穿用度都得精打細算,可以說是掰著指頭過日子。在宗玉祥的記憶里,早年間,單靠細糧未必夠吃,但一斤糧票可以換五斤粗糧,所謂粗糧就是南瓜、紅薯等農作物,他們就細糧、粗糧搭配著吃。

即便是紅薯、南瓜這樣的粗糧,在宗玉祥的記憶中,也幻化成了難得的美味。

除了糧票之外,當年還有肉票、魚票、油票等,大家平時習慣于把肉票攢起來,等到過年過節時候再一飽口福,至于雞鴨牛羊等,難更是難得一見。除了吃的東西要票,用的東西也要,比如布票、煤票等,還有縫紉機票、自行車票等,那就就是稀罕物件了。

這一切持續到1984年,在經過兩年多的物價體制改革試驗后,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隨后,80年代末的揚州,票證開始淡出歷史舞臺。

3

雖然早在1948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就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但在計劃經濟年代,人民幣無法獨立、完整發揮支付功能。很長一段時間,人民幣的最高面額甚至僅為10元,直到1988年才出現100元面額的人民幣。

“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三套人民幣”,小姜是一名80后,對于票證時代基本沒有印象,說起人民幣卻侃侃而談,“10塊錢叫\'大團結\',5塊錢畫的是工人,還有錢上印的是拖拉機、飛機等,那時候還有1分錢的紙幣,上面畫的是卡車”。

小姜侃侃而談的第三套人民幣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那是快20年前的事兒了,如今我們用的已是第五套人民幣。

說到現金,小姜印象最深還是90年代前后,父親帶著他去買彩電,揣著厚實的現金走在路上,他既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終于可以把家里的熊貓黑白電視機換成彩色的了,緊張的是那么多錢揣身上生怕丟了。

當時小姜不知道的是,在中國的南方,銀行卡已經出現。

4

1985年3月,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了國內第一張銀行卡——中銀卡,第一批中銀卡正面分為三大塊:上面一半是紅底,寫有“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的中英文名字,左端有一枚古代錢幣形狀;下面一半是銀灰色,印有該卡的卡號、持卡人姓名及有效期;中間有一長條白色,寫著中銀卡的中英文表達。

第一批中銀卡卡身內沒有存儲任何信息,商家在接受顧客使用中銀卡時,要手寫單據,如果顧客的消費金額超過限值,還要打電話向銀行核實,比用現金還麻煩。

然而畢竟是未來的潮流,中銀卡一經發出便名聲大噪,在那以后,各種銀行卡紛紛出現,配套的ATM機、POS機也先后進入中國平常百姓的生活。

今天的揚州,銀行卡早已普及,“小額現金、大額刷卡”成為最常見的消費習慣。央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已達75.97億張,2018年全年發生銀行卡交易金額高達862.10萬億元。

銀行卡的普及也在揚州人心中埋下了非現金消費的種子,這顆種子萌生出了公交卡、社保卡以及各類儲值卡。很快,移動支付也來了。

5

2009年10月,支付寶手機版app在app store上架,2013年微信支付出現,2014年,蘋果加入移動支付大軍。除了這些領頭羊之外,越來越多的移動支付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悄無聲息地改變人們的支付習慣。

上文里提到的小姜,出生在現金時代,享受著銀行卡的便利,如今在生活中他更愛用的卻是移動支付,“出門帶個鑰匙,帶個手機就行了,大件小件都能買,既安全又方便”。

文章開頭的老趙,自己不用智能手機,硬是靠著兒子的收款賬戶,也加入了移動支付的大潮,“現在個個都用手機把錢,你不搞個二維碼耽誤生意呢,用了這個,不用找錢也不怕假幣,還蠻方便的”。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支付寶年活躍用戶約8.7億,微信綁卡用戶也在8億以上。

無論是科技大潮里成長起來的80后、90后、00后,還是經歷過“憑票購買”的50前、50后、60后、70后,在新中國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他們見證著支付方式的每一次改變,享受著支付方式的每一次發展,現金、刷卡、移動支付,你更偏愛哪種?歡迎留言與大家討論。

主辦:揚州市委網信辦

策劃執行:揚州廣電報網傳媒

冠名單位:華建地產

以上就是關于揚州pos機代理,揚州人口袋里的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揚州pos機代理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shbwcl.net/newsone/60784.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