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自帶pos機打劫滴滴,滴滴的生死劫

 新聞資訊2  |   2023-05-25 11:20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竟自帶pos機打劫滴滴,滴滴的生死劫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竟自帶pos機打劫滴滴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shbwcl.net)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竟自帶pos機打劫滴滴

竟自帶pos機打劫滴滴

最近這段時間,互聯網圈最熱的話題當屬滴滴和美團互相開戰的事情。先是美團在南京、上海等地開展網約車業務,并且短時間內閃電拿下超過三成的市場份額;隨后滴滴在被打了措手不及之后,迅速在無錫上線了外賣業務,并稱當日就拿下了無錫市的訂單量第一。

暫且拋開滴滴和美團公布的數據不談,我想先從我得到的反饋來談談實際感受,畢竟外賣和打車都是大家日常會使用的高頻、剛需服務。

對于滴滴來說,當年的“百車大戰”讓它燒了太多錢,600億美元的超高估值背后掩蓋不住管理層和投資方急于賺錢找補的心。心態比較著急,是造成滴滴如今陷入輿論下風的重要原因。這一兩年來,不僅可以常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用戶關于價格虛高的抱怨,“大數據殺熟”事件算是這類抱怨爆發的頂點,以至于不少創投圈、媒體界同行在談到滴滴時都說它“壟斷氣質漸顯”。

但這都不關鍵,司機群體的不滿是美團打車能夠迅速拿下市場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司機群體雖然不常在網絡上活躍,但同樣對高抽成有很大意見。誰都能記得當年的好時光,“辭職跑滴滴月賺數萬“的新聞也屢見不鮮,短時間內收入經歷斷崖式的跳水,換做是誰心里都會有怨氣。更可怕的是司機群體一般都有自己的微信群,互相之間交流頻繁,一旦有人轉投了美團打車,其他人必然見勢扭頭。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不久前我在上海乘坐了美團打車,司機以前的確跑滴滴,但卻與群里其他司機一樣轉投了美團打車。

有很多人說這是因為美團打車前三個月”零抽傭“的補貼政策,的確美團打車后期肯定要賺錢,可它只需要將市場價格、抽傭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就能留住司機群體和消費者。這就是我前面說的滴滴心太急帶來的結果:與”壟斷氣質“的企業競爭,只需要做到合理就是成功。

按理說滴滴是個少壯派的超級獨角獸,本不應該在核心利益受創時顯得應對無力,這與打車這種業務類型的特征有很大關系。一般我們都知道,互聯網領域通常有”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但是打車業務與社交、通訊、電商等互聯網業務不同,帶有很強的線下屬性,也就是”孤島效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Uber在全球占有領先地位,但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并沒有什么優勢,反倒被資本支持下的滴滴給吞并了。

同樣的效果,雖然滴滴在國內占據絕對優勢,但當美團打車在局部城市打響戰斗的時候,滴滴同樣毫無辦法。從這個角度來看,出行領域是個資本密集型的業務,當企業不缺錢的時候,總是可以拿下相應的市場份額。而對于將出行提升至戰略高度的美團來說,手上有著數十億美元的現金儲備,王興及美團同樣在PE市場有很強的融資能力,”美團打車缺錢玩不下去“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王興也在不久前對外稱,美團”已經做好隨時IPO的準備“,相信這番言論也是對外界質疑的有力回應。

至于外界擔憂的”打車是個涉及司機、用戶的雙邊啟動業務“、”時效性強的高并發“等問題,我反倒覺得這是美團打車相比于其他玩家的優勢。也許別人要進入打車市場的確會被這些商務拓展、技術問題所困擾,但是美團的多項業務線都是涉及到類似規則的。就拿核心的外賣來說,涉及到商家、配送、消費者三方,而且同樣是個固定時間集中高爆發的業務,而且美團的地推鐵軍也是出了名的,否則也不會殺出當年的”百團大戰“、”外賣大戰“。

從前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在輿論、資本、經驗等眾多力量的加持下,美團打車可以不費太多力氣就分走滴滴的蛋糕。但是對于滴滴來說,想要通過短時間內打出的外賣這張牌干擾美團核心業務,卻是非常難。

為什么這么說,我在這里想談一談”遷移成本“這個概念。”用戶用腳投票“是開放的互聯網服務的最大特點之一,也是諸多巨頭轟然倒下的原因,外賣、打車這兩項生活服務同樣如此。站在消費端來看,只要服務夠優質,消費者會因為價格而轉換平臺。

但是對于商戶端來說,遷移的成本就不同了。打車的商戶端其實就是一個個司機,他們與打車平臺的聯系比較松散,而且是價格敏感的群體。但是在外賣領域,商戶端是一家家餐廳,他們與平臺的聯系稱得上千絲萬縷:很多餐廳不僅會使用美團提供的POS機等硬件,軟件上也會使用相應的門店管理系統。讓餐廳轉換平臺,是個商務成本非常高的事情。

正因為這個原因,司機可以一夜間倒向美團打車,但是滴滴外賣在無錫拿下的商戶結構就較為畸形,多是黃燜雞、米粉、炒飯等小型流動性高的商戶。這部分商戶群體可以為了補貼轉向滴滴外賣,同樣也會因為收入而隨時倒戈,毫無穩定性可言。但是美團外賣這些年的深耕,倚仗的多是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鹿港小鎮等主流餐飲品牌。這些商戶群體多以形成自己的餐飲體系,滴滴外賣面對它們的平臺議價空間也很小。而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滴滴外賣拿下了4000家商戶,訂單的三分之一卻是炸雞。所以說,滴滴外賣想通過補貼吸引優質商戶的打法很難操作。

另一方面,由于優質商戶的缺失,滴滴外賣吸引的消費者群體機構也比較奇怪,畢竟對于有生活品質要求的人來說,補貼再多也很難為了薅羊毛而吃一些平時不涉足的食物。反倒是大量的補貼吸引了很多純粹的”羊毛黨“,數據上也許好看,但又有多少是真需求呢?

看得出美團進軍打車是俯沖的姿態,滴滴推出外賣是短時間內的反制措施,二者的命運可能從一開始就已注定。而王興這位”創業斗士“,這一次顯然是對與吃喝玩樂場景天然相近的出行市場下定決心,否則也不會作價37億美元買下摩拜。美團與滴滴的這一戰,對前者來說是”Amazon for Service“戰略的又一嘗試,對于后者來說是涉及根本的一場危機。

以上就是關于竟自帶pos機打劫滴滴,滴滴的生死劫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竟自帶pos機打劫滴滴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shbwcl.net/newsone/54772.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