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研發技術,金融科技系列研究報告

 新聞資訊  |   2023-04-24 09:50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研發技術,金融科技系列研究報告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研發技術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shbwcl.net)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研發技術

pos機研發技術

一、京東金融股權及業務概覽

京東金融成立于2013年10月,2016年1月獲得A輪投資共計人民幣66.5 億,融后估值約466.5億人民幣。股權結構方面,控股股東京東集團將作價143億人民幣出讓全部股權,并獲得40%稅前利潤分配權+40%股權轉換權。

業務結構方面,以京東商城為依托,已開展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證券和數據服務等八大業務,涵蓋融資、資產管理、支付、多元化金融和數據運用服務五大主流互聯網金融領域。

1. 股權結構概覽

A輪融資66.5億人民幣,融后估值約466.5億。根據公開信息,我們整理了京東金融的股權結構。2016年初,經A輪融資后,以劉強東和京東合伙人為核心的宿遷利貿東弘投資/宿遷東泰錦榮投資仍然持有京東金融86%左右的股權。

以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嘉實投資和中國太平保險等在內的外部投資者持有約14%的股權。此輪融資對京東金融的交易后估值為466.5億人民幣。

京東集團剝離京東金融,剝離后享有其40%稅前利潤分配,并獲有40%股權轉換權。京東集團2016年年報披露,2017年中京東集團將作價143億人民幣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股份(68.6%),并不再擁有其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

剝離后,京東金融仍可使用京東商標、域名等知識產權。作為交換,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后,京東集團可獲得其40%的稅前利潤。同時,在國內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下,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利潤分成權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

此外,通過投票權委托等方式,劉強東占有京東金融多數投票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40%稅前利潤分配權+40%股權轉換權的交易結構,使得京東集團仍可分享京東金融的盈利成長及上市過程的市場化估值溢價。

剝離后的京東金融將拆除原控股股東的VIE結構,轉型為僅有國內投資者作為股東的企業, 有助于其國內金融牌照的申領及境內資本市場融資。

2. 發展歷程:業務+牌照快速擴容

京東金融于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定位為金融科技公司。自成立以來,京東金融依托京東集團積累的客戶及場景資源、交易及信用數據,融資貸款、理財、支付、眾籌等業務先后上線并快速發展。

目前,京東金融已獲得的牌照和資質包括:商業保理牌照;保險經紀牌照;小額貸款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基金銷售支付結算機構資格;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資格;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獲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接入征信系統;支付卡行業數據安全標準認證。

3. 業務概覽:立足“五大領域,八大業務板塊”

我們認為,目前京東金融現已建立八大業務板塊,分別是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證券和數據服務,以上業務涵蓋了五大主流互聯網金融領域:

融資服務:以京東白條為代表,面向C端客戶提供消費、旅游、家裝等小額信貸業務;以京小貸為代表,為京東商城開放平臺商家提供短期經營貸款;

支付服務:借助京東支付和京東錢包,主攻線上第三方支付市場;依托所收購的“網銀在線”,開展線下收單業務;

資產管理服務:依托京東小金庫平臺,向個人客戶代銷理財、基金、萬能險、眾籌、私募股權等多層次的投資理財產品;依托企業金庫平臺,為企業提供現金管理及企業理財服務;

綜合化金融服務:圍繞客戶行為、需求、網絡交易數據,與大型保險公司共同設計并銷售互聯網保險產品,同時擬籌建京東財險公司;依托投資數據平臺和量化策略平臺進軍證券服務領域;打造首家超市自選型基金代銷平臺;

數據應用服務:依托主營業務積累的用戶數據、信用數據、物流、倉儲數據,為相關行業企業提供大數據服務,目前資產證券化云平臺已進入價值回報期。

二、融資業務:立足自營平臺,體外場景不斷豐富

作為國內最早依托電商平臺提供線上融資服務的企業,京東金融具有場景、資金和風控三方面先發優勢。

目前,已打造京東白條、京保貝、京小貸三大品牌。截至2016年末,京東金融消費信貸、企業融資和供應鏈融資的期末余額分別為253億元、7億元和11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53%、40%和90%。

客戶及場景:體內方面,京東商城為國內最大的自營電商平臺,在供應鏈交易和購買支付中分別積累了大量有融資需求的B端客戶(第三方商戶超過12萬戶)和C端客戶(2.27億活躍賬戶,2016年實現GMV6582億)。體外方面,京東金融不斷豐富旅游、教育、租房等外部消費場景;

資金來源:京東金融成為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同業領先者,白條ABS、保理ABS均成為消費金融和供應鏈金融的重要資金來源。

風險識別:作為自營電商,豐富的上下游交易數據為客戶信用研究提供了大數據基礎;同時,通過投資ZestFinance、聚合數據、數庫等多個數據公司,京東金融運用大數據進行風險識別的能力已處于同業領先水平。

1.消費信貸業務:打通多場景,線上線下雙驅動

主打產品:京東白條。京東白條于2014年2月上線,為業內首款面向個人消費者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京東白條依托京東商城交易大數據對消費者的信用等級進行評估,進而核定信用消費額度。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末,累計激活用戶超過324萬,累計活躍用戶超過200萬,累計透支額突破100億。

場景入口:“線上體內”向“線下外部”延展。京東白條對于場景的擴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線上體內階段。京東白條早期僅以京東商城的在線購物為介入場景,覆蓋用戶為線上購物客戶。第二階段:線上體外拓展階段。2015年4月后,推出“白條+”逐步覆蓋家居、旅游、租房、購房等外部商戶消費場景。

第三階段:線下支付+信貸階段。2016年9月,推出白條閃付業務,其本質為“京東白條”與銀行合作的聯名電子賬戶。該賬戶依托銀聯云閃付技術,實現在銀聯閃付POS機使用京東白條額度。

資金來源:自有資金向外部資金發展。業務規模快速增長,京東白條早期依托集團自有資金的模式遇到瓶頸。以資產證券化為主要渠道的外部資金快速發力:2015年9月,首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交所掛牌,募集資金8億元。

2016年,京東白條共發行7期應收賬款債券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募集資金98億元,同比大幅增加78億元,優先級加權平均利率僅4.06%,與資產端收益率價差達200BPs。

風控及定價:低風險、低定價、高競爭力的良性循環。從風險防控來看,京東白條基于行為、環境和賬戶的風控掃描技術,對長尾用戶有較好的覆蓋和評估。2016年5月,京東白條的不良率在1%左右,與同業水平相當,同期主要上市銀行消費貸款不良率基本處于1.8%-2.0%區間。

從定價水平看,京東白條分期費率、逾期費率均低于螞蟻花唄和主要零售銀行的信用卡分期業務,市場競爭力較為突出。整體來看,以資產質量作為支撐的低定價策略,有助于京東金融實現低風險、低定價、高競爭力的良性循環。

2.供應鏈金融業務:立足自營平臺,深挖數據價值

京保貝:定位于自營平臺供應商。2013年12月,京東金融上線京東供應鏈金融首款產品——京保貝業務,為京東供應商提供全貿易流程資金支持。

本質是具有互聯網特點的供應鏈保理融資業務,京東金融根據供應商在京東的采購情況、入庫情況,利用系統自動計算、動態調整融資額度。依托數據集成的線上風控體系,京保貝放款周期短至3分鐘。上線后第一年(2014年),京保貝提供貸款130億元。

京小貸:定位于開放平臺(POP)商家。14年10月,京小貸業務正式上線,面向POP商家提供信用貸款。京小貸依據店鋪信用評級和運營情況核定貸款額度,貸款無需額外提供抵押和擔保,且全流程線上操作,資金即時發放至店鋪相關聯的京東網銀錢包賬戶。截至16年5月,京小貸存量商戶數量已超過27000家。

動產融資:深挖自身外部價值。京東金融動產融資業務是指企業以自有動產(通常為企業具有所有權的貨物)為質押申請貸款。與傳統商業銀行倉單質押業務相比,京東金融動產融資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大數據估值,動產融資能通過數據和模型化的方式自動評估商品價值;二是全程追溯,風險管理上,動產融資與有“互聯網+”特點的倉配企業結合,采用“全程可追溯”的思路,有效規避信用風險和詐騙風險;

三是動態調整質押率,動產融資系統可智能調整押品SKU,實現押品動態替換,從而釋放高速流轉貨物,滿足企業經營需求。

3.發展前景:背靠最大自營電商平臺,滲透率提升空間大

宏觀經營環境:受益消費信貸,看好低端客戶加杠桿

我們預計2020年前社零額能夠保持10%的年均增長、短期消費信貸規模(反映真實消費信貸需求)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短期消費信貸占社零額比重將持續上升,預計到2020年達到約21%,屆時規模將達到10.24萬億。

除商業銀行提供的消費信貸外,更看好低端人群杠桿提升帶來的空間,以電子商務為依托的京東金融,可兼具數據與場景的雙重優勢,將消費信貸嵌入線上線下場景,并結合大數據靈活進行風險定價,此模式綜合競爭力較強。

微觀業務潛力:白條滲透率空間較大,體外場景有望豐富

白條滲透率空間較大。京東集團年報顯示,2015年京東電商GMV6582億,同期京東白條交易額238億,滲透率僅為5.33%(2016年未披露)。

我們認為,京東白條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3C數碼和家電用品是白條滲透率最高的領域。京東2016年這兩部分業務GMV為3278億,如以滲透率按20%來算,白條交易額預計可超600億。

體外場景有望進一步豐富。京東金融加速拓展“體外場景”,接連投資分期樂、美利金融、買單俠和花生好車,意在分別涉足大學生、二手車市場和汽車租賃市場。

除投資外,京東金融還為什馬金融提供資金,旨在切入農村人群。體外場景的豐富,加之白條閃付提供了白條線下支付途徑,消費信貸規模有望保持高增速。

三、支付業務:夯實底層基礎設施,短板不斷補齊

雖起步不足五年,支付業務已成為京東金融的戰略級基礎業務。16Q4,京東支付在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領域市場份額達2.8%和1.4%(排名市場第八位和第四位),分別較上年提升0.8和0.9個百分點,線上與線下雙輪驅動的模式更加清晰。

線上支付依托京東商城規模優勢,京東2016年實現GMV6582億(同比+47.4%),其中在線支付金額5068億。京東金融支付業務的成交額在2015年已突破千億。線下白條閃付成就“線上+線下”“支付+融資”跨界產品,白條閃付依托1900萬臺銀聯閃付POS,實現了線下實物交易的線上消費信貸支付。

1.發展歷程:五年構建支付業務戰略版圖

京東支付業務起步較晚。2012年通過收購線下收單機構“網銀在線”,京東金融才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開始布局支付業務。借助京東集團的流量及品牌優勢,2015年京東支付在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領域市場份額分別達2%和0.5%,均排名市場第七位(艾瑞咨詢)。

2.線上業務:內外兼顧,強資金體內循環,提外部支付效率

京東錢包:強化資金體內循環。京東錢包是京東金融支付業務的基礎性產品,作為下設產品的京東小金庫整合了購物支付、現金管理、投資理財等多種功能。

京東小金庫具有隨時理財、隨時支取、隨時支付的特點,激活了C端用戶理財資金與消費資金之間的流動性,極大促進了資金在體內的閉環運轉。

京東支付(原“網銀+ ”): 提升外部支付效率。京東支付是由京東金融旗下網銀在線開發,針對移動互聯網市場推出的兼容PC、無線端主流環境的跨平臺安全便捷的支付產品,具有支付快捷、體驗好、維度廣、安全和簡化標準接入五大特點。

3. 線下業務:創新線下支付+融資產品

線下消費場景布局進行中。京東支付線下布局的重點是餐飲企業及商超。截止目前,已布局京東錢包的線下商鋪有王府井百貨、漢堡王、金鳳成祥、味千拉面、巴黎貝甜等。

白條閃付促線上融資與線下支付融合。白條閃付是京東金融與銀行合作推出的聯名電子賬戶,其將卡號捆綁在Apple Pay、華為Pay、小米Pay等手機支付工具上,可實現在銀聯閃付POS機上支付。

白條閃付打通了線上、線下消費場景,有助于京東金融把握個人信用貸款發展機遇,借助銀行渠道拓寬京東線下支付業務,增強客戶粘性。

4.發展前景:繼續受益行業規模擴張與京東GMV增長

支付體系互聯網化、移動化趨勢不變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廣泛運用,支付手段越來越依賴于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2011-2016年,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第三方移動支付分別實現了55%/47%的復合增長。

據艾瑞咨詢預測,上述兩類支付在2017-2019年仍將實現29%/32%的復合增長。我們認為,線下、線上支付業務均有布局的京東金融將繼續受益于行業總規模的迅速擴張。

預計京東商城銷量仍將高于行業增速,京東支付持續受益

京東商城的交易額增長直接為京東金融支付業務增長提供了空間。京東2016年GMV達6582億元,同比增47%,近兩倍于行業增速,活躍客戶數2.27億,保持了近50%的增速。受益于第三方平臺和綜合百貨類占比的不斷提高,我們預計京東商城GMV增速仍能保持行業平均以上水平。

此外,京東商城目前僅保留京東支付(首選)、微信支付和Apple Pay,預計京東支付占比仍有較大上升空間,互聯網、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均有望提升至5%以上。

四、資管業務:代銷打造產品特色 ,直投依托平臺優勢

受制于支付業務起步晚,京東金融資管業務主要通過豐富的產品線和差異化的產品定位來打造核心競爭力。已形成涵蓋基金產品、票據理財、保險產品、產品眾籌、私募股權在內的資管平臺,產品覆蓋短、中、長投資期限和低、中、高風險偏好。

2016年財富管理板塊AUM和利潤居綜合理財行業前三名。預計理財端活躍用戶將達1700萬,AUM有望超1700億。

1.京東理財:全品類定制化,個人對公理財雙輪驅動

個人理財:目前,京東個人理財投資品涵蓋了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券商資管產品、票據集合、投連險等產品,產品線豐富程度居同業前列。

同時,京東理財以大數據與互聯網+為切入點,注重產品創新,如,代銷中國第一只主動型大數據券商基金、行業第一只大數據基金,首創理財產品如智投、白拿等。

對公理財:2016年5月,京東金融推出企業理財服務產品——“企業金庫”。區別于傳統銀行對公理財,京東金融對公理財業務最大特點在于——基于企業運營相關過程的財務管理。

其目標是是把必要的現金留存起來并提高使用效率,而非簡單地追求收益率目標。上線首月,該產品成交額就突破20億元。

2.京東眾籌:為創業企業提供C端客戶資源和資金

京東眾籌包括類似于產品預售模式的實物類眾籌,以及私募股權投資性質的股權類眾籌。其實質是,依托互聯網開放、長尾特性,將特定項目的資金需求、股權需求發布至京東金融網絡平臺,進而從大量用戶那里籌到資金。

實物類眾籌。2014年7月,產品眾籌上線,主要針對智能硬件類和文化創意類產品進行類產品預售。該模式下,通過眾籌的銷售前置,可將項目的產品運營周期從以往的產品出爐提前至產品籌備期,項目團隊可憑創意獲得最早一批用戶,從而降低創業風險與門檻。

京東產品眾籌最大優勢在于,可實現京東金融客戶營銷、資金籌集、品牌打造能力,與創業企業產品研發能力的優勢互補。零壹財經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眾籌年度報告(2015)》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國內的產品眾籌累計規模已達30億元。

股權類眾籌。2015年3月,京東金融股權眾籌上線。京東股權類眾籌除為創業企業提供私募股權投資的金融服務,同時還有包括營銷、供應鏈、培訓、招聘、創業等平臺服務。

該特點既能使門檻降低,把服務變成平臺化,同時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投資創業的機會。截至2016年5月,京東眾籌權益類產品籌款總金額超過21.5 億,穩居國內產品眾籌首位。

螞蟻金服等代表性公司主要通過支付場景完成客戶導入和資金沉淀,從而實現資管業務快速發展。京東金融打造資管業務獲客能力主要通過豐富產品線和挖潛商城客戶來實現。

2016年,京東金融財富管理板塊資產管理規模(AUM)和利潤位居綜合理財行業前三名。京東商城年活躍用戶約2.27億,按行業內5%-10%左右的轉化率推算,理財端未來用戶規模將在1700萬左右。假設單用戶投入資金1萬元,我們預計理財端AUM將達到1700億。

五、綜合化金融業務:后發的金融牌照收集者

京東金融為C端客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的發展愿景,客觀要求其加快持有綜合化金融服務的各項牌照。目前,京東金融已持有保險經紀、基金代銷等周邊金融牌照,銀行、互聯網保險等核心金融牌照也在布局過程中。但由于仍處于前期投入的起步階段,盈利能力受限使部分金融牌照申領存在一定壓力。

1.周邊金融牌照及業務已全面開展

保險經紀業務:構建基于互聯網“場景”的保險業新生態。2013年,京東集團開始布局保險業務,并已通過子公司天津津投持有保險經紀業務牌照。目前京東在售保險品類涵蓋海淘保障險、保障險、車險、旅行險、意外險等。

京東金融保險業務的發展方向,并非定位為傳統保險業務,而是選擇以場景為先導,為創新產品落地的思路。例如,以京東海淘作為場景,通過海淘交易保障險滿足用戶剛需。京東金融保險業務發展方向為,基于京東體系內外所獲取的優質大數據,精準分析客戶需求,實現精確營銷。

基金銷售業務:打造超市自選型基金代銷平臺。京東金融已獲得基金銷售牌照,目前正式上線的京東行家,是業內首家金融機構自運營平臺。

京東行家依托平臺研發、運營及大數據優勢,致力于用大數據、云計算、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向入駐機構輸出包括運營服務、用戶資源及流量分發、大數據及研發支持等三大方面服務。目前,京東行家已入駐工銀瑞信、招商基金等11家基金公司。

證券服務業務。一是京東金融大數據消費指數及京東天灝投資數據平臺,二是京東金融量化策略開發平臺。兩款產品推出,體現了京東金融在金融科技定位下,挖掘數據價值、輸出金融科技的實力。

2.保險、銀行等核心金融牌照仍在布局過程中

財險業務目前已進入籌備階段。2015年,京東與四川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四川設立京東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據媒體報道,京東財險目前仍處于牌照申領階段。正申設布局直銷銀行。據媒體報道,京東金融目前正籌備與傳統銀行共同布局直銷銀行。

3.發展前景:從集團剝離有利于持牌,盈利能力為短期障礙

2017年中,京東金融自京東集團剝離后,將成為純內資企業,有利于爭取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核心金融牌照。

但由于公司仍處前期投入的起步階段,盈利能力受限使部分金融牌照申領存在一定壓力。以民營銀行牌照申領為例,投資入股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民營企業需具備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的條件。

六、數據運用服務:內外兼修,價值輸出進入回報期

京東金融初始定位——依靠大數據科技驅動的金融科技公司,使大數據挖掘成為對內業務支撐和對外價值輸出的重要工具。

加速投資大數據業務,提升對自身生態圈業務支撐。先后與聚合數據、ZestFinance等合作開展大數據業務。資產證券化云平臺已進入價值回報期。自2016年9月成立以來,已先后為中騰信、51信用卡、第1車貸提供消費信貸ABS發行服務,金額共計13.64億元。

1.修內功:加速投資大數據公司,提升對融資業務支撐

為構建基于大數據的金融戰略布局,2015年以來,京東金融先后投資多家數據公司,通過大數據能有效控制風險,同時在數據中挖掘需求,滿足需求,并引導需求。使其數據基礎和應用能力躋身于行業頂尖位置。整體來看,京東金融數據類業務對外投資主要基于數據和技術兩方面目標:

數據維度:深入挖掘多維數據。依托京東商城龐大數據,深度挖掘不同維度的數據源,如京東集團上億活躍用戶和擁有數以千億計的交易量,包括用戶數據、物流、倉儲數據等。從而使得京東金融在內部產品和品類之間建立多維數據關聯,并生成極具特色的產品指數,實現大數據的應用價值。

技術維度:加強底層風控能力。通過構建大數據公司的反欺詐風險管控及信用評估建議等模型,提升風險能力,降低基于大數據的信貸業務的不良資產率。

2.強外功:資產證券化云平臺 —— 業內大數據輸出運用的典型

京東金融于2016年9月推出ABS云平臺服務戰略,包括三大引擎:資產證券化服務商的基礎設施服務業務、資產云工廠的資本中介業務和夾層基金投資業務。該平臺將全流程覆蓋資產證券化過程的初期盡調、結構化設計、動態調整、發行及發行后管理等多個階段。

京東金融ABS云平臺將資產證券化的發起人、SPV、征信、審計以及后續資本對接服務統一整合,實現了ABS與互聯網金融的深入結合。整體看,ABS云平臺服務的出現,將使資產方、資金方和市場實現“三贏”的局面。

資產方:有效應解決融資問題。傳統的P2P募資需要于個人理財端耗費大量廣告投入、運營成本及C端投資者高昂的收益率要求;而常見的B2C融資渠道(金融機構同業資金)由于通道多成本也較高。ABS云平臺有助于降低互聯網消費企業進入資產證券化市場的門檻,從而降低融資成本。

資金方:有助于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資金方和資產方以及中介機構都能快速識別資產的質量,能夠降低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違約風險。

市場:提高市場參與者的多樣性和活躍度。ABS云平臺能夠為各類資產ABS的發行提供便利,讓更多經營借貸業務的公司參與到ABS發行市場中。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創新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我國消費金融市場規模接近6萬億人民幣,并以20%增速增長,預計2020年規模可超過12萬億元。

快速擴張的底層資產,有望助推ABS云平臺服務規模的快速增長。自去年9月成立以來,京東金融ABS云平臺已開展業務三筆,金額共計13.64億元,我們預計該項業務后續增長空間較大。

金融科技調查研究報告

中國領先金融科技公司研究報告(上)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研發技術,金融科技系列研究報告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研發技術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shbwcl.net/news/32936.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