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違規名單,又有3家收單機構被罰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違規名單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shbwcl.net)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違規名單
pos機違規名單
3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披露的罰單顯示,又有3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被罰,均有收單業務。此前,已有8家涉及銀行卡收單業務的支付機構被石家莊的監管機構被罰,其中,開店寶支付服務有限公司是兩次被罰。
根據移動支付網的數據,截至記者發稿時,現存持有有效牌照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共224家,其中具有銀行卡收單業務許可的僅60家。
近期共計10家收單機構被罰,相當于每6家收單機構中就有1家被罰。
被罰支付機構均有收單業務
3月23日的被罰機構分別為瑞銀信支付技術有限公司、開店寶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及付臨門支付有限公司,共計被罰14萬元。
就在幾天前,開店寶支付剛剛收到過一張央行罰單。3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一次性開出了16張針對支付機構和相關責任人的罰單,除開店寶支付外,還有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同時被罰,共計被罰718萬元。其中,福建國通星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罰數額最大,達140萬元。
記者就罰款一事聯系了開店寶支付、國通星驛、現代金控、樂刷支付、開店寶支付等多家機構,均未得到明確回復。
其中,樂刷客服表示,該公司為上市公司,擁有支付牌照,安全可靠,可以到官網查看。
現代金控一位工作人員則回復記者表示,罰款太多,并沒有一一了解。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5年至今,現代金控共收到23張罰單,處罰金額共計200萬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被罰的1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被罰理由均十分相似,違法類型均包含“違反特約商戶實名制管理規定”。同時,這些機構大部分還涉及違反收單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規定、違反外包業務管理規定、違反收單業務本地化經營管理規定等。記者發現,這10家支付機構均提供銀行卡收單業務,受罰原因也均為收單業務相關的違規。
“有錯必糾”的監管態度
那么,讓這些支付機構在近期大量受罰的銀行卡收單業務究竟是什么?
公開資料顯示,銀行卡收單是指簽約銀行向商戶提供的本外幣資金結算服務,分為網絡收單、POS收單、ATM收單等;收單機構負責特約商戶的開拓與管理、授權請求、賬單結算等活動,其利益主要來源于特約商戶交易手續費的分成、服務費。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指出,從行業角度看,市場趨于飽和、行業競爭激烈,導致有些機構在重壓之下鋌而走險,違規開展業務。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線下收單行業研究報告》指出,早期收單市場為銀行所壟斷,收單機構僅通過POS業務拓展市場,隨著移動支付在消費端的普及發展,收單業務已成為當前商戶的必需服務之一,但行業快速發展也衍生了一系列違法違規現象,如套現、二清機等。
一般情況下,用戶通過商戶的POS機終端進行刷卡消費,收單機構的合作銀行會直接將資金結算到POS機商家綁定的賬戶上。而“二清機”則是合作銀行先將POS機的結算款支付給某一個人或公司,再由這家公司或個人結算給商戶,資金進行了二次清算,存在缺陷和安全隱患。
為引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早在2013年央行發布實施的《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中,就已經對特約商戶管理、收單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等作出要求。
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更是明確規定,收單機構應當在初始拓展特約商戶,以及與特約商戶業務存續期間,采取有效方式核實特約商戶身份信息。另外,該規定對收單業務監測進行了要求,包括交易信息管理、資金結算檢測等。
“此次支付行業密集罰單,反映出監管對這個行業有錯必糾的態度,這是一種長期性的監管態勢。”王蓬博指出,這對行業將有較大的震懾作用,預計未來,收單業務及反洗錢領域仍然是監管持續關注的重點領域,建議支付收單機構要將“了解你的客戶”以及做好“商戶實名制”等監管要求充分重視起來,另外,收單業務深入線下,往往由各地分公司進行,這也要求支付機構需持續做好公司內部合規性管理。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違規名單,又有3家收單機構被罰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違規名單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