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快餐店pos機碼點菜什么意思,餐飲O2O第三分戰場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快餐店pos機碼點菜什么意思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shbwcl.net)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快餐店pos機碼點菜什么意思
點評,完成了讓用戶和餐廳對互聯網的“信任(信息)”階段;
團購,完成了讓用戶和餐廳在互聯網的“消費(交易)”階段;
外賣,完成了讓用戶和互聯網對餐廳的“參與(增量)”階段;
點菜,或將開啟讓移動互聯網對餐廳的“改變(系統)”階段;
預訂、食材供應鏈、CRM、ERP、品牌、廣告…………
從餐飲O2O的發展歷程來看,點評來得太早,進入市場相對溫和;直到2010年之后,團購、外賣才先后卷入千團大戰、外賣廝殺當中,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餐飲O2O戰場,拼的是VC的資金支持、商戶的資源積累、創始人的魄力開創、團隊的執行效力和整體的戰略格局。
戰爭,在戰后才會被知道其意義。團購,成了餐飲O2O的第一分戰場;外賣,成了餐飲O2O的第二分戰場;點菜或將成為餐飲O2O第三分戰場。
餐飲O2O第三分戰場參戰的“隊伍”有“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口碑”、“美味不用等”、“悠先點菜”、“二維火”、“微菜單”、“麥豆米”、“客如云”等,只是各有側重。
大眾點評的點菜業務,億歐網此前報道過,大眾點評自成立以來,已在餐廳推薦、預約預訂、支付結賬、會員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方面布局;投資美味不用等兼顧排隊定位等布局,投資多個ERP公司為了改善餐廳系統,投資鏈農為了改善餐廳食材供應鏈,用閃惠顛覆團購,點菜取代套餐,投資邁外迪布局WIFI。
其創始人張濤曾言,大眾點評扮演的是一個推動整合的角色,讓訂單數據至少能夠互通,降低商戶的轉型成本;只要在每個環節里稍微幫助商戶改善一點點,累積起來,就是難以想象的巨大收益,對商家、對大眾點評、對整個行業都是百利而無一害。他嘗試“用一臺Android系統的收銀機去替換那些通常只能做一件事情的收銀機”。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組織和后臺系統初步融合,產品逐步探索差異化。其將干嘉偉負責的到店餐飲事業群列為產品第一重要的位置,而到店餐飲事業群的具體業務包括餐飲團購、閃惠、預訂、點菜和餐飲廣告。在其產品探索差異化方面,點評點餐業務希望可以持續發力,期望藉由業務滲透到更多決策后行為,積累數據,未來精準營銷到菜品+強化商戶掌握;并加快北京和上海兩城市的覆蓋速度,培養用戶習慣,可在搜索時篩選點菜。
“點評+美團”后的第一個戰略布局推出“點菜”功能,形成“預訂+閃惠+點菜”等的服務閉環。
這無疑刺激了同在BAT三大互聯網巨頭體系里的百度糯米和口碑,目前兩者對于點菜處于開始布局階段,前者采取的措施為投資并購,后者采取的措施為開放型平臺。
這里有一個“點菜”功能在餐飲O2O戰略的窗口期問題,麥豆米創始人胡洪預測,大概僅有6-12個月的時間。
難道就沒有以點菜為切入點,將系統植入餐廳內部的“有眼光”的玩家嗎?他們后期形成數據,影響其菜品和會員的營銷方式,試圖突破并解決消費者選、點菜的痛點,影響其消費后的決策行為。
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早在去年,美團就做過一個叫“美團餐廳”的項目,其類似“悠先點菜”“微菜單”模式,即采取點菜輕模式,當時項目由干嘉偉負責,但由于C端和B端的壓力項目未繼續下去。
美團圍繞團購多布局“T”字型戰略,大眾點評則通過投資石川科技、天財商龍、上海智龍、廣州黑馬、食為天信息等餐飲管理軟件公司,試圖借力打通線上和線下實現閉環。但國內的餐飲軟件市場多形成“地頭蛇”之勢,系統難標準不說,其實際多為生產商而非經銷商,實際與餐廳接觸的地推人員是中間的經銷商公司,他們代理的軟件公司并非只有一家,一般談一個商戶時會帶足高、中、低檔產品,達到出單必成的效果,但這三檔產品未必是同一生產商家。所以,經銷商只負責銷售產品,不負責普及產品和平臺的連接知識。
美味不用等從排隊切入,后引入點菜,是點菜市場除大眾點評有強大的商戶資源外的一個特例。
2013年4月,美味不用等成立,它的功能包括排隊等位、餐位預訂、移動全能POS、大數據等功,提供給用戶智能用餐體驗,提高餐廳到店率、餐位利用率,為餐廳多平臺引流,提高經營管理效率,為餐廳實現增收。其于于2013年10月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融資;2014年8月獲得經緯中國和信天創投投資的A輪數百萬美元;于2015年1月完成天圖資本領投、經緯中國跟投的2000萬美元B輪融資;于2015年10月完成由大眾點評網、百度、中信資本、天圖資本、經緯中國投資的約1億美元融資。
其創始人及CEO謝新法表示,美味不用等估值近20億元,源于開放和市場占有率。其開放合作態度代表,引入互聯網巨頭流量,為餐飲商家與移動用戶連接服務,將餐飲商家二維碼和CRM系統連通,與眾多餐飲軟件商、外賣公司等數據打通,實現智能化全套餐飲解決方案,用互聯網思維重構餐飲業生態,優化傳統生活模式。
除此之外,大嘴巴和悠先點菜都發展的不是很順利。
2013年7月,自助點菜應用“大嘴巴”成立,它是國內最早做點菜的平臺,創始團隊是原阿里巴巴COO李琪。在2014年5月,大眾點評投資大嘴巴5000萬元,但后期“大嘴巴”因在北京市場難拓展、未找到盈利點、資金鏈斷裂等因素撤離北京退回上海。
彼時“大嘴巴”的模式為對接傳統餐飲管理軟件的API接口,實現線上和線下結合,調試完成一家餐飲需要5-7天的時間,而全國層次不齊的餐飲管理軟件達到2.5萬家,對接每一個餐飲的API接口有很大難度,線上和線下可以打通但是復制起來很慢,而且是依附在第三方的軟件上對接。
2013年9月,總部在杭州的點菜平臺悠先點菜(當時因為注冊問題暫叫“優先點菜”)成立,先后獲得滴滴打車天使投資人王剛和原阿里資本、甘其食天使投資人李甲虎等人的金額為8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紀源資本(GGV)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投資;2015年7月獲得騰訊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超過1億美元。
同時服務于B端和C端的悠先點菜只做點菜不做預訂,其平臺上商戶類似淘寶賣家的輕模式;在發展方向上,悠先點菜要做平臺,受技術及模式影響,還需克服用戶違約、空號等問題。在發展過程中,曾面臨全面大洗牌從頭再來的經歷。彼時其創始人侯峰曾對億歐網表示,悠先點菜未來將逐步實現悠先點菜在點菜社交屬性上的預想;逐漸積累用戶的使用數據,將用戶飲食信息以菜品維度相組織,為商家和用戶推薦近距離、被點頻次高的菜品;第三方面,悠先點菜可以根據其92%的在線付款率、54%的提前點菜率為商家提供菜品采購參考并參與到其食材供應鏈的環節。
但問題來了。
用戶提前在手機點菜或支付后,到店仍需要和服務員對接,類似團購的驗證碼對接,服務員需要第二次輸入后到餐飲的管理軟件到達后廚。如此操作不夠便捷。
一個平臺從業者給我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不能打通線上和線下那么餐廳就要同時并用兩套系統,一套是線上的服務于手機點菜的用戶,一套是線下的服務于不用手機點菜的用戶,用手機點菜的用戶服務員需要二次輸入到達后廚,如果點的菜售罄或者上菜時間慢,就又存在退菜換菜等問題,每天的財務要對兩個系統的賬,還有其他補差價、添彩等問題都無法通過一個輕模式的APP可以完成,不僅僅無法幫助商戶精準化營銷降低人力成本,反而降低了餐廳的效率,擾亂了餐廳的正常運營。
那如何做是一個較為行之有效的方式呢?
目前,餐飲信息化已有雛形,多數餐飲商家都有自己的收銀管理軟件,這是餐廳的核心系統,類似人的“心臟”的作用。
是否可以通過這個核心系統將傳統的手工點菜方式演變成點菜寶直接分類打印到后廚提高餐飲的運營效率,商家會愿意為真正解決問題的產品買單。
據了解,大眾點評目前正在與天財商龍的孵化項目吾享網絡等合作平臺做占據餐廳“心臟”的事情。一般餐廳會采用多個團購、外賣平臺進行營銷和提高增量,但點菜管理系統一般只用一套,因為如果要換的話需要一定的成本和培訓成本,尤其是對于連鎖餐廳而言。這意味著如果誰能占據了餐飲該套系統的位置,即可享有話語權,當然,這需要技術和產品絕對過關。
如果在餐廳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升級,用一臺安卓電腦替代原來的PC收銀系統、收銀小票,后廚無線連接電腦,直接按主食、熱菜、涼菜等進行分類打印是否可行?
對于做這件事的平臺,有強大的UGC模式和量級的商家資源的平臺有覺得的優勢,美團和大眾點評是準備將餐廳的線下消費全數搬到線上;百度糯米和口碑呢?美味不用等、悠先點菜、二維火、微菜單、麥豆米、客如云等其他獨立玩家又將以何種姿態存活?
本文作者李小雙,億歐網專欄作者;微信:youyou316628(添加時請注明“姓名-公司-職務”方便備注);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億歐網”;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網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以上就是關于快餐店pos機碼點菜什么意思,餐飲O2O第三分戰場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快餐店pos機碼點菜什么意思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