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農商銀行pos機費率,1949年人民幣推行受阻物資告急

 新聞資訊  |   2023-04-23 11:44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淮海農商銀行pos機費率,1949年人民幣推行受阻物資告急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淮海農商銀行pos機費率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shbwcl.net)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淮海農商銀行pos機費率

淮海農商銀行pos機費率

1949年,人民解放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席卷全國,隨著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的易手,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來到了尾聲。

然而和軍事戰線節節勝利截然相反的是,我國在經濟戰線卻遭遇到了意想不到困境。

以上海為中心,一場大通脹之火蔓延開來,數月之內,全國13個主要大城市的物價指數上漲73倍。

最夸張的時候物價一日三漲,人民幣狂貶,嚴重危及到我國新生政權的穩固。

見此情景,上海一些國民黨遺老遺少、投機資本家開始搬起了板凳看共產黨笑話:

一年前高呼“只打老虎不打蒼蠅”的蔣經國都治不了上海,更何況這群不懂經濟、從農村來的泥腿子。

其中有些人甚至放出狠話:“人民解放軍進得了上海,但人民幣進不了上海!”

口氣張狂地要讓共產黨在上海摔個大跟頭。

以進京趕考自我鞭策的毛澤東對此憂心忡忡,如果不能盡快解決惡性通貨膨脹,那么成為第二個李自成恐怕為期不遠了。

為此,他特意選了一位黨內最杰出的經濟專家出征上海,誓要拿下經濟領域的淮海戰役!

(陳云與毛澤東)

(一)蔣經國都打不贏的通貨膨脹

上世紀40年代后期的上海是一片投機家冒險者的樂園。

自1937年抗戰爆發開始,政府支出暴漲、兵荒馬亂、物資生產停滯,使得延續12年的通脹大火燒遍了國統區大大小小的角落,在上海這個遍布權貴的經濟中心里,情況顯得尤為嚴重。

以孔令侃揚子公司為代表的投機勢力憑借背后權柄,公然違法囤積物資、偷稅漏稅,趁機大發戰爭財,加劇通脹壓力,讓本就生活困苦的底層人民雪上加霜。

(蔣經國上海打虎)

國民黨的“太子”蔣經國曾放出豪言要打倒孔祥熙這類大資產階級老虎,欲以雷霆手段排干上海灘的沼澤,并拿揚子公司做刀下鬼。

未料到上海本地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繼母宋美齡都出面替揚子公司求情,胳膊擰不過大腿,蔣經國無奈只能放老虎一馬,上海人民大失所望,投機力量斬獲全勝。

解放軍進了上海 人民幣進不了城

第二年,人民解放軍風卷殘云南下江南,上海唾手可得,毛澤東反而愈加謹慎,親自草擬部署上海接管事宜,并推遲半個多月時間進攻上海。

他曾拿美國人說的一句預測警示黨內同志,美國人說我們沒有大城市治理能力,三個月不到就會從上海撤出來。

上海本地的舊勢力同樣覺得,共產黨雖然能在戰場上所向霹靂,但在不見硝煙的金融經濟戰場,共產黨的大炮絲毫起不上一丁點作用。

一向視共產黨為“鄉下土老帽”的不法投機商販氣焰極度囂張。

解放軍剛一進城,他們就帶頭組織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人民幣阻擊戰”。

起初,人民幣推廣工作順利,按照1:10萬金圓券的比例,9天之內,上海市民紛紛將手中的“廁紙”拿來兌換人民幣,軍管會成功將舊貨幣收回。

不過其后卻出現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尷尬——人民幣流通受阻,“早出晚歸”。

原來,出于過去對紙幣濫發的恐懼,包括上海市民在內的大城市居民擔心人民幣會成為第二個金圓券,本能性地把物資、金屬貨幣當做硬通貨。

他們一拿到人民幣就急急忙忙出手囤積物資,甚至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時代。

(上海學生反對投機銀元大游行)

與此同時,相當多投機商人也在背地里伺機而動。

他們先是埋伏起來坐等金圓券被收購,隨后瞅準時機,利用人們信任銀元的心理,大舉做空人民幣、炒高銀元。

短短幾天時間內,人民幣和銀元兌換比率就暴跌到原來的十八分之一,可謂一日三漲,手中握有大量銀元的投機商賺了個盆滿缽滿。

在上海的帶動下,其他大城市的人民幣價格也應聲下跌,在武漢一地甚至達到了恐怖的1:4500,以人民名義命名的這款國家貨幣竟然讓人民唯恐避之不及

(舊人民幣)

(二)毛澤東調兵遣將 黨內第一理財家陳云披掛上陣

上海的局勢牽動著毛澤東,只要上海不穩定,全國都穩定不下來。

中央決定,由時任中財委主任、有著“中共黨內第一理財專家”美名的陳云同志主持這場上海經濟戰。

(陳云)

上海這座繁華的大都會,對很多黨員來說只曾耳聞未曾見面,對陳云來說卻一點都不陌生。

18年前,在上海山海關路的“新生印刷所”里,陳云還是一個身著長袍馬褂、彬彬有禮、精打細算的“小老板”,招攬學徒做起了小本買賣,暗地里偷偷進行情報工作。

抗戰結束后,陳云前往東北,組織土地改革,發展生產,為前線浴血奮戰的東北民主聯軍將士提供源源不斷地后勤保障,堪稱當代版蕭何。

同時陳云還有著接收沈陽這樣大城市的寶貴管理經驗,讓陳云掛帥上海經濟戰役實在再合適不過,于是“人民幣保衛戰”正式開打。

起初按照常規思路,既然銀元暴漲緊缺,不如官方直接往市場投入銀元以壓低價格。

同年6月5日、6日兩天之內投放了超過40萬的銀元被官方投入到市場,卻像一滴涼水進入滾燙的開水一樣,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銀元)

陳云意識到,既有的辦法不可能平息亂象,背后一定有投機商在惡意炒作抬高銀元。

對上海知根知底的陳云馬上把目標鎖定了遠東最大的金融交易所——上海證券大樓。

為避免打草驚蛇,陳云秘密指示先暗中搜羅違法人員名單。

等到同年6月10日當天,數百名荷槍實彈的警察一舉包圍藏污納垢的“蟑螂大本營”,收網捕魚。

次行動一共查抄30000多枚銀元,1000多萬人民幣,扣押了200多名銀元販子,讓銀元價格在第二天就立竿見影地水泄暴跌。

一時之間籠罩在人民幣頭上的陰云消散了一大半,人民幣首戰告捷。

(查封上海證券大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場更劇烈的風暴正在生成當中。

(三)“實業誤國 炒糧興邦” 通脹吞噬新中國經濟

按下葫蘆浮起瓢,這邊銀元是壓下了,可是另一邊糧價、棉價、煤炭等價格竟齊刷刷地如火山噴涌而出。

因為屬于方便折算的生活必需品緣故,上海全市對銀元的熱情轉移到了大米、棉布身上。

在投機商帶動下,同年六月下旬到七月份,上海紗布價格上漲接近100%,米價上漲了400%以上,有時一天之內一石米價格從5萬元漲到了6.7萬。

(因紙幣貶值,人們帶著捆包的紙幣上街購物)

八月份九月份稍微放緩,到了10月份物價進一步上漲,全國物價平均上漲了1.5——1.8倍。

其中上海米價、紗價各自漲了3倍、3.8倍。

劇烈的物價波動讓底層人民時刻處于恐慌之中,今天一月的工錢可能還能買一袋米,等過了幾天可能半年的工錢都不夠了。

陳云對當時的景象描述到,貨幣就像定時炸彈一般,人們一拿到手就“急忙換成各種物資,哪怕是生活不急需的物品也照囤不誤”,生怕把紙幣砸手里出不來。

(1949,上海一市民街上撿拾米粒)

正所謂“囤積居奇發家致富、實業辦廠誤國誤民”。

難道要把全上海乃至全國的投機客一鍋端,才能徹底解決掉這場禍患?

事實上,這回的通脹責任還真不能全扣到投機商頭上。

(解放軍進入上海)

49年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年份,全國14多億畝的耕地就有1.2億畝處于受災狀況當中,4000多萬人口受災,水、旱、蝗、雹肆虐我國南北多地,造成農業產量大幅度縮減。

而激烈的戰事、破損的道路交通網絡無疑讓剩余糧食的運輸處于停滯狀態,加劇了大米、棉花等物資緊缺。

例如在上海解放后一個月,不死心的蔣介石憑借自身的海軍優勢派出軍艦封鎖了長江江面,攔截200多艘運載糧食、煤炭等農業工業原料的貨船,出動飛機轟炸上海碼頭。

(國民黨軍艦)

最瘋狂的時候,蔣介石連美國人英國人都不放在眼里,扣留數十艘英美商用船只,開炮射擊美籍商船“富蘭克林”號。

這對極度依賴從外國進口貨物的上海來說是個相當嚴重的打擊,全市上下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煤炭汽油省一點是一點。

除此之外,本輪通脹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貨幣超發。

隨著解放軍南下、全國行政機關陸續建立完善,軍費行政費用開支暴漲。

據統計,1949年5月不過發行了600億左右人民幣,等到11月時這一數字飛到了5400億,一個月后又突破了1萬億的驚天大門檻

即使考慮到解放區域擴大、物資增加等因素,貨幣量在短期內增加這么多也是必然會拉高物價的。

(1948--1949,人民幣與全國物價示意圖)

如圖所示,全國主要城市物價上漲和人民幣數量呈現明顯的正相關。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北京一欄,明明北京沒有上海那么多的投資客,為何在物價指數上遠遠甩開了上海、天津等城?

實際上是因為北京作為新首都吸引了大量行政機關人員入駐,所以貨幣超發的問題在這里顯得尤為嚴重。

陳云本人也承認,“此次物價上漲,除華北災區原因外,根本原因則在紙幣發行的大量增加。

只打掉投機商,就如同清理廁所只拍死蒼蠅一樣,治標不治本,過不了多久通脹還會卷土重來。

(四)陳云引蛇出洞 降維打擊 解決禍害13年之久的惡性大通脹

正當投機商、地下錢莊對炒作米棉獲取的巨額利潤洋洋得意之時,一場滅頂之災正悄然降臨到他們頭上。

“即刻發”!經毛澤東、周恩來批示同意,陳云正式付諸實施他的戰略方案。

首先,示敵以弱,引蛇出洞。先暫時放任物價上漲,刻意不及時出手救市,讓投機商們放松警惕,以為在全國農業多災的情況下,政府已經拿不出足夠物資平抑物價,隨即引誘他們大膽地增加杠桿、不惜背上自殺式高利貸也要盡可能吃掉市場上的米棉。

(陳云)

暗地里,陳云卻已經從全國各地不聲不響地運進了一車車的糧食、紗布到主要城市國營店。

其中上海國營糧店手里的糧食完全夠全上海吃一個半月。

眼看時機成熟,同年11月25日這天,陳云一聲令下,針對上海投機商的決戰終于打響。

上海、北京、武漢、天津、西安等地無數的低價糧食、棉布、紗布如大壩崩塌般狂瀉而下,一舉漫灌了干旱枯竭的商品市場。

剛開始投機客們還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供應多少我就購買多少,沒想到這次規模滔天的供應量遠遠超乎他們能力范圍,根本沒有吃下的可能,一個個“被水淹沒,不知所措”。

(查封地下錢莊)

陳云繼續加大力度,一手嚴打地下錢莊黑市,一手收緊國家對私人借貸業務,讓投機商無法從黑白兩道集資維持現金流以對抗政府。

眼看糧價棉價重重下挫沒有牟利空間,被高利貸壓得闖不過氣的投機商只得拋售貨物減少損失。

這時候投機商賣得越多,價格跌得越厲害,等于說賣不賣左右都是一個死。

不久之后,一批又一批的非法商販紛紛倒下,或跑路香港、或自尋短見,原本渾濁不堪的上海灘一下子風朗氣清。

收拾完投機商后,陳云把目光放在了徹底根治人民幣貶值的問題上。

過去一年由于解放軍進展神速、救災賑災、統戰包養舊政權工作人員,我國財政剛性支出有增無減,光靠緩發工資之類的節流解決不了問題。

而靠增加貨幣來解決赤字的話,又最終會把代價打到中下層人民身上。

(勝利公債)

陳云思之再三,向中央提出了一項發行2400億公債的計劃。他具體提出,公債利率4厘,第二年就開始償還本息,以短借短還樹立政府在民間的信用。

最初有些黨外人士擔心公債是否會得到民間工商業者的支持,部分黨內人士亦發出舉債度日是否會產生不利政治影響的疑問。

但陳云不為所動,力陳利弊得失,終于中央被說服,在1950年1月發行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批公債——勝利公債。

(1949年,上海市民搶購物資)

公債投放之后,收到了令人驚喜的效果。

它不但吸收了社會上閑散資金,還彌補了四分之一的財政赤字,既立信于民,又最大程度地在不損害底層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保障我國財政開支平衡。

除此之外,陳云在組織恢復生產上下足了功夫,擴種糧田、棉田,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加上我國鐵路交通陸續恢復,加速了全國各地物資的血液循環速度,物價逐步下降,人民幣在人民手里中的信任度穩步提升。

截止1950年年中,洶涌肆虐13年的全國性通脹猛獸終于被關進了籠子里面,物價穩,天下安,中國經濟自此從舊社會混亂不堪、千瘡百孔的泥潭中了走出來。

(毛澤東和陳云)

毛澤東事后對陳云指揮的這場經濟戰役高興地評價到:“不亞于一場淮海戰役”!

以上就是關于淮海農商銀行pos機費率,1949年人民幣推行受阻物資告急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淮海農商銀行pos機費率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shbwcl.net/news/26466.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