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蘋果pos機收購,為了讓芯片無處不在 低調的高通CEO花了500億美元收購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蘋果pos機收購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shbwcl.net)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蘋果pos機收購
蘋果pos機收購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海中天
導語:高通要讓自己的芯片成為萬能芯片,除了用在手機上,還要用在VR頭盔、無人機、汽車、醫療設備、通信衛星上。莫倫科普夫于2014年成為高通CEO,為了鞏固帝國,他花了500億美元收購企業。最近,Fastcompany拜訪了高通總部,采訪了莫倫科普及其它高管。
還記得“Intel Inside”嗎?20年前,這句廣告將一家組件制造商變成了頂級消費品牌。與英特爾相比,高通仍然有所不及,不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營收都比不上。不過高通的野心更大,它要將芯片植入一切東西:智能汽車、高端健身手環、VR頭盔、智能手表、AI系統、消費與商用無人機、上網衛星。高通甚至想將英特爾從PC、服務器市場趕走。為了實現夢想,高通花了幾百億美元。
12月初,史蒂夫·莫倫科普夫(Steve Mollenkopf)在辦公室接受了采訪,他是高通的CEO。莫倫科普夫現年47歲,他在高通工作了22年,2014年開始擔任CEO。
開始并不容易。當時高通新的智能手機處理器驍龍810太熱了,直接導致LG G Flex 2、HTC One M9過熱。高通自己堅持說芯片沒有問題。中國政府拿起壟斷法懲罰高通。高通大股東、對沖基金Jana Partners要求將公司一分為二,一家公司負責芯片設計,一家負責專利授權。臺灣聯發科雖然比高通小,但是它在智能手機芯片市場迅速崛起,給高通帶來壓力。
莫倫科普夫說:“在很短的時間內,管理團隊跨過了重重困難,速度比任何人認為的都要快。最終,我們決定重建公司,力度之大在公司歷史上還沒有過。當時,我們重新給公司定位,重新書寫故事。”
現在的故事是這樣的:強大的處理器和無線連接器將會裝進幾十億甚至幾百億新設備,高通想將芯片裝進盡可能多的設備。正因如此,高通需要重塑公司,重新起步,有些業務早就被競爭對手統治。事實上,這不是高通第一次進入陌生產業,之前也有過。
高通沒有分拆,而是選擇膨脹,自從莫倫科普夫成為CEO以來,他花了500億美元收購企業,光是收購荷蘭芯片制造商NXP就用了470億美元。兩家公司合并讓高通的員工數增加了一倍,它快速殺入汽車、醫療設備、家庭自動化、無線支付、POS機等行業。在中國,高通花了9.75億美元擺平反壟斷訴訟。
雖然高通面臨新的挑戰,莫倫科普夫還是大膽向新項目下注,這些項目似乎與核心芯片業務沒有什么明顯的關系,比如VR軟件平臺Vuforia,2015年高通出售該平臺。當我們拜訪高通時,墻壁上還掛著壁畫紀念Vuforia。最終,高通將每年的開銷削減了14億美元,裁員1700人。
超越手機
和蘋果一樣,高能自己設計芯片,然后讓其它企業生產,比如讓三星生產。英特爾和三星必須合理安排工廠,在新芯片推出之前要確保工廠正常運轉。高通與蘋果不同,誰能提供更好的“生意”,高通蘋果就讓誰生產。高通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凱斯·克萊森(Keith Kressin)說:“三星的工廠是不是滿負荷運轉?我們一點也不用操心,這是它們自己的事。”因為可以變換制造商,高通連續4年讓芯片縮小。新的驍龍835處理器比820、821小了35%,能耗低了25%。
如果只是在一個產業稱王,未來還沒有保障。英特爾占領了PC和服務器業務,但是在智能手機、平板上失敗了。Forrester Research弗蘭克·吉列(Frank Gillett)認為:“英特爾犯了一個錯誤,它沒有滿足蘋果的要求。英特爾說:‘這是我們的產品,想來一點嗎?’”英特爾的處理器是根據X86架構開發的,它要用這種處理器征服移動設備。問題在于移動產業不理解,它們使用ARM架構。
莫倫科普夫深信高通的智能手機芯片可以用在所有設備上,甚至是云服務器,正是云服務器將物聯網設備連接在一起。在每一個新的領域,高通都面臨競爭,例如英特爾,它也殺進了各個領域,無人機、VR、汽車、5G無線設備……到處都有它的身影。在某些領域,高通遠遠落后于對手,比如在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領域,高通落后于Nvidia。
SoC才是關鍵
在進入新市場時,高通不能犯下像英特爾一樣的錯誤:無法說服客戶,讓他們相信驍龍是最應該購買的處理器。莫倫科普夫對此并不擔心,他說:“幾乎每一個人所談論的過渡(比如從PC到智能手機)都是很大的技術變革,你必須擅于變化。”今天情況不同了,尺寸更小、能耗更低的手機芯片可以滿足聯網設備的需求,這就是趨勢。他還說:“通信、低能耗運算、多種不同技術的整合將會顛覆一切。”
推動趨勢發展的關鍵部分是SoC,也就是片上系統(System On Chip)。CPU、GPU、調制解調器、Wi-Fi、藍牙、其它組件,包括AI引擎全都裝進了單塊芯片,這樣做可以節省空間、成本,降低能耗,提升速度,電子移動的距離縮短。許多設備因此受益。莫倫科普夫說:“我們可以用移動通信技術來幫助汽車、物聯網發展。”高通的競爭對手也在開發SoC。
在San Diego高通總部,我參觀了一個實驗室,里面擺滿了無人機原型設備。工作臺上擺了5-6架3D打印模型,幾步遠的地方工程師正在測試無人機攝像頭圖像穩定算法。無人機安裝了驍龍801芯片,它是2014年推出的智能手機頂級芯片。高通物聯網部門主管拉杰·塔魯利(Raj Talluri)說,他們必須開發無人機、頭盔、其它產品的工作模型,用來解決軟件問題,讓芯片可以在設備中運行。只有完成這一步,才能將芯片交給企業,讓它們開發設備。
售價599美元的Hover Camera Passport 無人機是中國企業Zero Zero Robotics開發的,它是一款自拍無人機,可以穩定懸浮在用戶上方,能夠識別鎖定人臉并拍照,甚至還可以跟隨用戶移動。目前大多的無人機并沒有安裝驍龍芯片,盡管如此,這些無人機功能強大。大疆推出的Phantom 4和Mavic Pro無人機安裝了Myriad 2機器視覺芯片,它是Movidius開發的,現在已經被英特爾收購,芯片可以識別用戶,還可以繪制安全飛行路線。
不過高通也取得了一些進步,騰訊、Zerotech、Pegatron、Nine Eagles和Sunly準備用驍龍芯片軟件平臺開發無人機,這些企業在無人機領域并不是特別有名,但是高通的業務的確在擴張。分析師馬克·黃(Mark Hung)認為:“在無人機市場沒有任何芯片商可以統治地位,市場還很分散。”
高通還開發了原型VR頭盔驍龍VR820,它安裝了820芯片。這是一款獨立頭盔,與Rift、Vive不同,這兩款頭盔需要依賴PC。無人機用圖像識別技術偵測躲避障礙物,VR820頭盔前端的攝像頭也使用該技術,頭盔知道穿戴頭盔的用戶在哪里,移動速度是多少。當用戶在真實世界移動手掌時,該技術也可以追蹤,能夠讓動作出現在虛擬世界。試用發現,我不只可以向上、向下、向兩側看,還可以朝著3D角色跑過去,或者離開它,當我移動時,角色看起來更近或者更遠,還可以向下俯視或者向上仰視它。其它VR系統不一樣,它們需要在房間安裝紅外裝置,還要用手持控制器追蹤手部動作。
英特爾也已經進入VR產業。2016年8月,英特爾展示了Project Alloy頭盔,它同樣可以追蹤動作。不過英特爾的步伐稍有落后,今年春天它才推出開發者套件,目前還沒有企業承諾會在消費產品中使用。
不只如此,高通還要進入MR眼鏡市場。Osterhout Design Group決定將驍龍835處理器放進R-8和R-9智能眼鏡,它的功能和谷歌眼鏡差不多,能夠將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混合在一起。
健身追蹤器與PC
莫倫科普夫對無人機、VR及其它“高度復雜、類似智能手機”的消費設備并不是太興奮。他說:“人們相信事情總會發生,只是不知道何時發生。他們對產品感興趣,想知道這些產品能否成為新的智能手機、或者是新的iPod,或者是類似的東西。”
在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高通認定會有更多的聯網設備使用強大的處理器。例如健身追蹤器,Fitbit安裝的芯片仍然比較低端,這種芯片屬于微控制器,一般來自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高通是Fitbit的投資者,它還投資了許多企業,這些企業需要更強大的處理器。高通風投北美高管帕特里克·埃根(Patrick Eggen)說:“我們向一些企業投資,未來它們可能會成為合作伙伴或者客戶。現在他們沒有必要使用我們的芯片。”高通拒絕透露投資的具體金額。
健身追蹤器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像智能手表。高通物聯網部門拉杰·塔魯利(Raj Talluri)表示:“開始時只是計算步數,很簡單,后來功能慢慢增加。”比如增加了觸摸屏。高通的確向許多智能手表提供芯片,比如華碩、Fossil、華為、LG、Michael Kors和三星的手表。與蘋果相比,其它手表所占的份額很小,即使是蘋果,手表也沒有iPhone那么成功。
最艱苦的一戰可能來自PC。12月份,微軟高通合作推出了新版Windows軟件,它可以在高通制造的ARM芯片上運行,當前的Windows程序全都可以安裝。
高通CTO馬特·格羅布(Matt Grob)認為:“如果一家企業能夠制造高端手機,就可以制造輕薄的筆記本。你可以將筆記本想像成手機,只是安裝了更大的電池,和筆記本電池一樣大……如此一來續航時間就不會存在任何問題。”沒有企業打算開發高通PC,不過格羅布預計超薄低價筆記本會在2017年年底之前推出。
還有服務器市場。高通的夢想就是將不兼容的芯片裝進服務器,正如英特爾準備將不兼容的芯片裝進手機一樣。格羅布說:“5年前,我們得到了許多反饋建議,大家建議我們不要這樣干。”現在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Gartner分析師馬克·黃(Mark Hung)說,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網絡巨頭正在自己開發硬件軟件,專門用于服務器,它們也許愿意嘗試新技術。
汽車野心
從小型消費設備起步,現在高通將目光瞄準了汽車。汽車安裝了傳感器和處理器,NXP提供了許多關鍵組件,比如防抱死制動控制器、輪胎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加速計、音頻調諧器、網絡交換機、無鑰匙進入系統等等。
事實上,高通已經向20多家汽車制造商銷售了3.4億塊芯片,比如調制解調器及其它無線組件。高通正在加速向智能汽車進軍,首先從信息娛樂系統開始。信息娛樂系統既可以導航,也可以提供娛樂功能,比如播放流媒體音樂、用藍牙連接到手機。現在智能汽車正在向無人駕駛進化。
Nvidia開發了Tegra芯片,奧迪、寶馬、本田汽車使用了它的芯片。它還開發了自動駕駛超級電腦Drive PX 2,電腦已經被特斯拉采用,未來,特斯拉會用它控制無人駕駛汽車。在今年的CES展會上,Nvidia宣布奧迪汽車從2020年開始安裝Drive PX 2,它還與奔馳合作開發AI汽車。
同樣的,英特爾也要與高通競爭。英特爾擁有Atom處理器,它在智能手機上未能取得成功,現在又有機會進入汽車娛樂系統,已經有30多款汽車安裝Atom芯片。英特爾剛剛成立了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既使用Atom芯片,也使用更強大的Intel Go芯片。寶馬與英特爾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寶馬暗示將會在iNEXT項目中使用Intel Go芯片,它是一款電動半自動駕駛汽車,2021年開始銷售。
在San Diego,我看到了一些高通準備在CES展示的概念汽車。最搶眼的是一款瑪莎拉蒂經典版(Maserati Quattroporte)汽車,里面安裝了高通芯片。高通信息娛樂芯片820A可以為汽車增加新功能,比如安全攝像頭、GPS、語音命令。將藍牙芯片裝汽車,不只可以連接駕駛者的手機,還可以連接麥克風,追蹤汽車位置,知道坐在車上的人是誰。
高通與瑪莎拉蒂沒有關系,它只是買了一輛汽車,然后改裝,甚至還對瑪莎拉蒂的引擎計算機系統進行逆向工程,看看是否能夠說服企業使用自己的產品。果不其然,奧迪2017款汽車將會安裝驍龍芯片,在CES上,大眾也宣布2019年開始使用驍龍芯片。
到目前為止,在無人駕駛市場幾乎看不到高通的身影,不過高通風投已經投資了許多汽車企業。其中一家是Cruise,這是一家舊金山創業公司,為無人駕駛汽車制造傳感器。2016年通用汽車花了10億美元收購Cruise,它將技術用在雪佛蘭Bolt無人駕駛汽車上。高通已經在德國展開研究,為無人駕駛汽車開發技術,但是Nvidia、英特爾已經擁有自己的平臺,高通離平臺目標還很遠。
一直以來,高通就在開發AI技術,用于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其它未來機器。2016年,高通將驍龍820智能手機芯片裝進了“Zeroth”神經網絡,Zeroth這個名字來自于Isaac Asimov制定的機器人法則。Isaac Asimov是一位科幻作家,他提出了機器人第一、第二和第一法則,然后又增加了一條,名叫Zeroth,這條比前面三條還要重要: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格羅布說:“我們發現沒有人為Zeroth申請商標,甚至不知道它,真是棒極了。”后來高通發現這個名字有點難懂,于是取了一個更穩重的名稱:高通機器學習平臺。
曾經的錯誤
2007年,驍龍首次推出,當時在手機產業沒有什么名氣。莫倫科普夫說:“我還記得,當時許多人說:‘你們的調制解調器不錯,但是在智能手機市場不可能有你們的位置。’因為智能手機牽涉很多技術,與GPU有關,與CPU有關,還與多媒體有關。現在在這些領域我們是老大。”
有成功就會有失敗。比如Mirasol ,它是一種顯示技術,畫質跟LCD一樣,但是像電子墨水一樣省電,Mirasol的失敗很難解釋。后來高通推出了智能手表,試圖拯救Mirasol技術,這款手表叫作Toq。2013年Toq推出,但是沒有成功。高通營銷主管吉姆·梅里克(Jim Merrick)認為:“技術很酷,我們可能犯了錯,決定將它以商用產品銷售,這不是一個好主意。”
為了發展Mirasol技術,高通還打破了傳統自己設立了工廠,2014年高通將工廠賣了。不過高通沒有將技術賣掉。有傳聞說蘋果現在在工廠內開發顯示技術。
與高通員工談話,他們似乎對失敗并不閃避。莫倫科普夫說:“處在頂峰時,高通不會太興奮,處在低谷時高通也不會太失意。”
作為高通的領導者,莫倫科普夫很低調,但是并不膽怯。莫倫科普夫、格羅布以及他們的前任都有一種沉靜的自信,能夠看到問題,著手解決。莫倫科普夫說:“如果需要改變,我們有能力改變,往事可以證明這點。”
原文來自:fastcompany
以上就是關于蘋果pos機收購,為了讓芯片無處不在 低調的高通CEO花了500億美元收購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蘋果pos機收購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